(冠军之路全国组委会总顾问 马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会上作口头报告,集中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点,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体育战线一切工作的中心主线。
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共计42个字,其中概念词有: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强国。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一)全民健身的概念: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
(二)全民健身的目的: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三)全民健身的重点: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四)全民健身的标准: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五)全民健身日: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
(六)体育宣传周: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年新修订)第十五条 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体育宣传周。
(七)关键词:广泛开展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重点是“广泛开展”。
一是地域上的广泛,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覆盖面,要注重城乡、不同区域的全民健身工作协调发展。
二是人群上的广泛,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白领蓝领粉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三是内容上的广泛,要丰厚其内涵,既有现代体育和时尚体育内容,也有民族、民俗和民间体育的内容。
(八)关键词:健身
1、全民健身的“健身”是指体育健身,是参加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统称。如果没有限定,则健身的范围很广,例如写字、唱歌、跳舞、做家务、走路、足疗、按摩等都属于健身的范围,但不属于体育健身。
2、健身的“身”是指身体,而身体是由身和体构成的,“身”是指头部以下、大腿根部以上的部位,五脏六腑都在“身”的内部,而“体”是指四肢加头部,即我们常说的成语“五体投地”。体育健身的重点是“身”,即心肺功能的强健,但很多人却把重点放在了四肢上而忽略了“身”,健身变成了健体,当然,健身是通过健体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在健体的同时一定要对“身”的心肺器官进行监测,避免发生意外,这就需要“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或专业的人进行指导。
(九)国家层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的部署: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第六章的第二节明确指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一是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二是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三是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2、国务院2021年7月18日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八项主要内容。
一是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三是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四是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五是促进重点人群健身工作开展;
六是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是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八是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3、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10月25日对外公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一是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 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二是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
三是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奥林匹克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节庆体育生活,推动体育生活化;
四是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研制并推广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标准,普及项目文化,扩大项目人口;
五是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
六是鼓励各地利用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
(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时代的命题
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体育的内容首先提到的就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是一个时代命题,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体育健身需求应该得到充分满足密切相关。全民健身工作是民生工作,关系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才能将增强人民体质落到实处,才能将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景落到实处。
(十一)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
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种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的沟通、交流、参与、分享平台。全民健身已经超越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与经济、教育、文化、旅游、养老等事业相融合,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十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着丰富的内涵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就意味着全民健身要向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不仅仅
是一种身体活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从安全健身、科学健身、快乐健身、有效健身、自觉健身的实际出发,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只有不断促进体育事业的社会化、生活化、大众化的发展,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增强大众体育健身意识,才能让人民群众在体育健身活动中活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增进身心健康。
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一)青少年体育的概念:青少年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文化活动。青少年体育涵盖了学校、社会和家庭。
(二)青少年体育的意义:
1、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发育水平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影响智力水平,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体育技能,全面提高身体健康素质,让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层出不穷。
2、青少年体育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最积极的干预方式,也是推动各年龄阶段人群体育发展并形成终身体育的基础,更是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
3、青少年体育直接关乎到我国未来的国家人力资本质量和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家层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部署:
1、2022年7月25日,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工作的通知》。
一是举办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健身科普活动,通过科学健身指导、运动技能培训、体质测评、体育运动项目展演与体验、健康技能展示等形式将科普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今年将在全国部分省(区、市)围绕“近视防控”“科学减脂”“体姿改善”三个主题,依托体育总局科研所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
三是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为丰富青少年体育科普素材、促进交流与合作,围绕“近视防控”“科学减脂”“体姿改善”“心理健康”“科学健身”等专题,面向全国发布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科普项目指南、征集科普作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构建青少年体育行政管理、教师、科研等人员的交流平台。
2、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依托体育总局科研所,并依据《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工作的通知》要求,举办以“体教融合、健康身心”为主题的第一届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并面向全国进行征文,从下列选题范围可见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关注点。
一是科学健身: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负荷研究;儿童青少年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运动增强体质与健康的机制与应用研究;促进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干预措施的研究。
二是心理健康: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锻炼的心理动因与心理效益;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健康;运动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因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三是脊柱健康:学校体育与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儿童青少年不良体姿的发生机制研究;儿童青少年不良体姿的评定;儿童青少年不良体姿矫正的运动干预研究。
四是肥胖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运动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运动营养管理;儿童青少年运动减脂训练的应用研究;儿童青少年减脂中的运动损伤预防。
五是近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教育;近视低龄化问题的机制与应用研究;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机制与应用研究。
3、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10月25日对外公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一是要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加快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
二是深化体校改革,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建设各级各类体校,强化体校培养后备人才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三是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
四是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联合教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五是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体教融合建设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四)青少年的年龄段划分: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的年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行业领域对青少年的年龄段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1、《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少先队员是6–14周岁。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团员必须在14–28周岁。
3、公安部门的统计标准,把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25周岁。
4、中国加入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
5、医学界将儿童规定为14岁以下。
6、心理学界把青年界定为13—25岁。
7、人口学界把青年确定为15—25岁。
8、国家统计部门对青少年的划分是0–14岁。
9、”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参评年龄段是18–40岁。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
11 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有五个年龄组别,分别为U-13、U-14、U-15、U-17和U-19。
12 经国务院批准推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21版)按年龄分为四个组,其中:少年一组:12-14岁;少年二组:15-17岁;青少年组:18–24岁。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的年龄划分随然各不相同,但长期以来,青少年等同于在校学生是大众的普遍认知。青少年体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不仅应将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重要阵地,更应遵循其人群特点对体育参与目标、环境、资源等应予以高度重视。《体育法》第一章总则中提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体育部门负责青少年校外体育和教育部门负责学校体育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跨部门、跨层级和跨领域体育和教育治理格局,更不能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体育、教育等环境。青少年体育工作应联动体育、教育、卫生、团组织、社会、家庭等协同推进,并将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及将体育置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中心地位。
(未完待续)